“饿了么”这个名词取得太窄,让人下意识只有在购买即食食品时才会想起它。“闪购”的意思是“网购商品可以小时达”,这个暗示会让更多人去点开它,扩大了客群。小评评助手开团软件观察到,在外卖大战之前:京东=购物+次日达,淘宝=购物,美团、饿了么=食物+小时达。

美团率先进军闪购业务,想要做成购物+小时达。美团拥有700万骑手的物流资源,相比于60万快递员的京东和次日达都做不到的淘宝,有巨大的配送优势。但美团的缺点在于未占据用户的购物习惯。
京东赶紧跟上外卖业务,因为小时达是在挖次日达的前核心优势的墙角。小评评助手开团软件认为,京东虽然奇缺骑手,但毕竟占据了用户购物习惯,所以也配入局上桌。
阿里系反而是最占优势的,因为只需要整合淘宝的用户网购习惯+饿了么的骑手资源就好,直接搞成“闪购”就是最均衡的配置。直接把“饿了么”改名,那就浪费了“饿了么”的用户基础,影响食品配送业务;不改名会降低对用户心智的暗示力度,影响闪购新战场。因此集成+双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。
这一波闪购大战,小评评助手开团软件发现直接促成阿里、京东、美团这三家业态趋同,高价+快运;拼多多因为缺少城市仓储和快速物流资源,以产地直发为主,走的是低价+慢运的生态位。拼多多在同生态位几无竞争对手,将进一步做大。阿里将在高价快运生态位中取得领先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