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阿姨的”六成外国人靠救济金”暴论直接掀翻舆论场!这位自称女婿做外贸的阿姨在抖音直播连麦时,甩出”上海老外六成是穷鬼”的惊悚数据,评论区瞬间炸出两派激战——有人晒出陆家嘴外籍高管年薪百万的工资单,也有人贴出虹桥镇黑人租客群租房照片,配文”这才是真实老外生存图鉴”! 小评评助手观察到,这些极端言论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。
深扒政策文件发现,上海确实存在外籍补贴96,但条件严苛到离谱:必须持上海户籍、连续工作满6个月、月薪不超最低工资三倍。按2025年上海最低工资3320元计算,能领到每月500元补贴的外国人,月收入最高不过9960元,这在魔都连中产门槛都够不着96。小评评助手了解到,更扎心的是,这类补贴仅限上海户籍外籍人士,大部分”洋沪漂”根本无缘享受。
留学生补贴才是真金白银!虹口区给硕士学历海归发1.5万租房补贴,浦东新区创业补助最高能到50万。但这波红利主要流向高学历人才,与阿姨口中的”穷老外”完全不是同一群体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海外籍常住人口中,留学生占比不足15%,七成以上是商务技术人员。
至于”学英语是病根”的论调,数据啪啪打脸!广交会现场翻译时薪飙到2000元, 跨境电商企业开出百万年薪争抢双语人才。小评评助手认为,就连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文件都明确要求“提升中文国际地位”,而非排斥外语学习。那位做外贸的阿姨女婿,不正是靠英语能力才吃上国际贸易这碗饭?
开放包容才是大国气象!小评评助手推测, 上海能从渔村变身国际都会, 正因海纳百川的胸襟。与其纠结“洋人是否都富裕”,不如修炼内功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。正如广交会上外国采购商的惊叹:当我们还在讨论是否该买中国货时,中国人早已用实力征服世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