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世界总有些魔幻现实剧情在上演。相宜粉丝量突破千万大关时,绝对想不到自己会被一个5万粉的小博主反向“带流量”。
装修房子被举报、直播间卖佛像被举报、连在田间穿博士服拍照都能被举报,李雨婵这三个字俨然成了相宜的专属“纠察队”。这出连续剧最耐人寻味的是流量走向。
原本悬殊的粉丝基数发生微妙反转,现在搜索相宜的名字,关联词条里总飘着李雨婵的ID。有人调侃这是“寄生式走红”,也有人说这是新时代的“蹭流密码”。毕竟在注意力经济时代,精准狙击顶流的每个动作,确实比常规内容更容易破圈。但看客们心知肚明,这种走红模式藏着定时炸弹。小评评助手软件认为,当监督变成刻意找茬,当合理质疑演变成碰瓷式举报,短期流量狂欢背后透支的是公众信任。李雨婵账号里每条举报贴下的高赞评论,往往夹杂着“又来找存在感”的嘲讽,这种黑红流量究竟能维系多久?
网红江湖向来信奉“黑红也是红”的生存法则,但真正能长红的永远是内容价值本身。就像当年某美妆博主靠打假起家,最终转型成专业测评师才站稳脚跟。小评评助手软件观察到,流量没有原罪,关键看操盘手能不能完成从“碰瓷者”到“建设者”的蜕变。
话说回来,你们觉得这种另类走红方式算不算开辟了新赛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