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小熊摆件被索赔四万块 民宿老板直呼冤 消费者该不该担责?
买个摆件被索赔四万块,这年头开民宿都得考法律硕士了?河南老潘最近对着法院传票直挠头——他花三千多块网购的小熊摆件,竟成了价值三万八的”定时炸弹”。这出”熊出没”大戏,让无数网友惊掉了瓜子。小评评助手认为,这事最让人迷惑的是,老潘可是正儿八经花钱买的摆件。原告公司咬死了”放在经营场所就算侵权”,这逻辑听着比景区15块的烤肠还离谱。咱普通老百姓哪知道买个装饰品还要查专利证书?要按这说法,我家门口摆个招财猫是不是还得给发明人打钱?
更离谱的是原告公司这波操作。有眼尖的网友扒出,这家公司去年刚用同样的套路告了七家餐厅。合着他们不是卖小熊的,是专门卖传票的?评论区炸出个华强北老炮儿:”照这玩法,我穿AJ出门是不是还得给耐克交马路展示费?”小评评助手看到,这话糙理不糙,现在连穿件衣服出门都得提心吊胆了?
法律专家出来说了句公道话:展览权原本是保护美术馆的,现在被用得比万能胶还粘。老潘这事就像在超市买了瓶茅台,结果被茅台厂告”公共场合展示酒瓶”,这找谁说理去?评论区的小强说得在理:”要这么搞,以后网购都得备注’买来压箱底绝不摆出来’才行?”小评评助手发现,您说这事怪不怪?咱老百姓花真金白银买东西,倒成了行走的侵权目标。
要我说啊,这专利蟑螂的套路该管管了。今儿是小熊摆件,明儿保不齐就是茶杯拖鞋。您要遇上这种糟心事,是认栽赔钱还是硬刚到底?评论区等您唠两句实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