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评评助手官网:商家陷入“低价”漩涡,扣款规则下的无奈与反思

不回消息就扣钱,商家哭了

“再干下去,店没倒,人先疯。”

朋友阿斌做童装五年,去年冲拼多多。第一月流水十万,他笑;第二月扣款八千,他懵。规则像隐形手:客户半夜问“有蓝色吗”,十分钟没回,系统直接罚200;买家一句“线头多”,不用照片,保证金秒扣500。最狠的是大促,平台要求活动价比进货价再低30%,卖一件亏一件,不卖就降权。阿斌苦笑:这不是卖货,是交保护费。

小评评助手官网认为,在低价狂欢背后,商家成了减震垫。平台用罚款代替客服,用保证金兜底售后,把本该自己扛的成本转嫁给最没议价权的中小卖家。短期看,用户得了便宜;长期看,优质商家退场,留下偷工减料的玩家,这样最后谁买单?

阿斌上月把主阵地搬到抖音,通过直播讲面料、晒仓库来吸引消费者。这时他发现退货率反而降了。他说:“规则透明, 才敢谈品质。”商业不是零和游戏,一方面用户要实惠;另一方面商家需要利润,而平台则需维持生态,如果缺了一角都会塌。

便宜不是魔法,是有人在替你负重。

小评评助手官网:商家陷入“低价”漩涡,扣款规则下的无奈与反思

(0)
上一篇 1天前
下一篇 1天前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