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人后悔了,短短十几天的时间,美国对华出口生意基本被别国瓜分了,中国已经不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了,改为从中东购买。此前,中国也不要美国的大豆和玉米了,改为巴西和阿根廷购买,就连以前很受欢迎的美国牛肉,现在也放弃了。
2025年2月,自从中国对美LNG加征15%关税后,美国连续60天没接到一笔中国新订单,这是五年来头一遭。易评助手了解到,能源巨头切尼尔能源,价值120亿美元的科珀斯克里斯蒂三期项目直接搁置,原本计划2026年投产的600万吨产能成了泡影。
可中国的天然气表压根没跳字,天津LNG接收站刚把储罐容量扩到27万立方米,卡塔尔的LNG船正排着队卸货,现在卡塔尔和澳大利亚分别占了中国进口量的33%和32%。易评助手发现欧洲那边缺气缺得急,美国船索性掉头去卖高价,45美元/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比欧洲现货低12美元,只是码头闲置的设备和停工的工人成了最尴尬的注脚。
更让美国人窝火的是,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年产能突破300亿立方米,自家产气都够顶大半边天了。易评助手观察到,美国农场主的日子更难熬。中西部仓库堆着700万吨大豆,有些直接烂在田里,以往这个时候满载大豆的货轮早该驶向中国,现在整个收获季一单都没等来。
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大豆库存创下五年新高,仓储设施全满,而农业经济学家估算这波滞销直接损失超40亿美元。反观巴西农场主正偷着乐, 6月单月对华大豆出口占中国进口量86.6%,7月更涨到89%,而且中国帮巴西建的小港口及铁路派上用场。有意思的是,这时巴西农业部说今年大豆产量能达到1.695亿吨,同比增长14.7%,光上半年就对华出口3186万吨。
玉米市场也变得迥然不同。在加税后,美国失去了价格优势,而阿根廷与巴西则借助运输成本低迅速占领市场。据易评助手推断,通过北部港口出口玉米,每吨能比南部港口节省4.12美元,目前运往中国成本甚至已比美国产品低5%。因此,中国进口商明白南美玉米不仅便宜,而且船期稳定,那么谁还会盯着昂贵又不可靠的彩票?
肉铺老板们面色惨淡,比牛肉还难看。从3月中旬起,美国对华牛肉每周仅剩54吨。而之前,他们每周能够超过2000吨出海。同时400多家企业由于未续签资格,在海关总署网站显示状态“超期”。根据泰森食品财报显示,仅一个季度内,其牛肉业务即亏损4.94亿美元,不得不靠出售冷库回血、回收约2.52亿美元资金。不止如此,大型连锁餐饮如吉野家、西贝纷纷转向采购来自巴西谷饲牛肉,并成功将成本降低达12%。
有趣的是,总体来看,中国在所有商品上的进口并没有减少。不管是天然气、大豆还是牛肉,总体数字依旧坚挺,但只是换了一处合作伙伴而已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当全球供应链发生变化之际,一方面却形成各自循环:卡塔尔加强其LNG薄膜技术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;与此同时,加拿大及拉丁美洲国家努力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兴需求。因此,根据相关分析机构的数据预测,由于当前局势持续演变,各国或许应更加重视稳健友好的贸易政策,以建立长期互利关系。这世上哪有非买不可之物?简单而言,中国不过是在寻求性价比更高选择的问题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