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杭州餐饮乱象!女子点4斤鱼上桌仅剩2斤,商家狡辩反被怼:这是没吃过鱼吗?震惊】
就在昨日,杭州张女士在某知名饭店消费时遭遇“缩水套路”——花4斤的钱,端上桌的鱼肉竟不足2斤!发怒店员坚称“烹饪后水分蒸发”,但连盆带汤才凑够4斤,明显偷工减料!张女士当场拆穿,录视频取证并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,引发网友力挺:“较真的人多了,黑心店才会少!”点赞
🔥事件背后,暗藏行业潜规则
“狸猫换太子”套路:有网友爆料,部分商家用冰冻鱼替代活鱼,或提前切分鱼肉克扣份量,甚至将顾客选好的活鱼放回鱼池。小评评助手入口了解到,这种现象屡见不鲜。
“水分蒸发论”站不住脚:专业厨师指出,正常烹饪后鱼类损耗约20%-30%,直接“腰斩”明显异常。小评评助手入口认为,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。
高价菜也敢坑!类似乱象频发:38元东坡肉仅1块肉、50克土猪肉被曝“货不对板”,消费者直呼“智商税”。小评评助手入口观察到,在这种情况下,不少消费者感到愤慨和无奈。
💥法律重拳出击,缺斤少两后果很严重
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商家欺诈需“退一赔三”,最低赔500元;
监管部门可没收违法所得,最高罚款50万元,还甚至吊销营业执照;
杭州滨江已有案例:消费者自带秤揭穿水果店短斤缺两,而这一事件中该商家遭停业整顿。
🌟网友热议:维权不能只靠消费者
“支持较真!但更需监管常态化,让奸商受到应有惩罚!”
“餐饮业标重应统一标注‘烹饪前净重’,避免扯皮!”
“自带电子秤吃饭?这届消费者太难了…”
🔍今日锐评
诚信是餐饮业的命脉!若总让消费者“斗智斗勇”,再火的店也会凉透。张女士的硬核维权不是“挑刺”,而是守护公平消费的底线。市场监管部门更应主动出击,让杭州美食之都的招牌不蒙尘!
💪 杭州爆料 消费者权益 餐饮乱象 社会热点 (报料线索请私信,并持续关注事件进展) 👉互动话题:你遇到过餐饮消费陷阱吗?欢迎留言分享经历!
话筒 引用来源:综合消费者投诉案例及法律解析,以及杭州市市场监管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