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商助手:改革开放前常德市经济状况回顾,并非一无是处的真实写照

前三十年囯民经济很差吗?我就不理解,现在一些人为什么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、人民生活水平讲得一无是处。我们以我生长的家乡湖南常德,这个当时只有二十万人口的中小城市为例,窥一斑而观全豹吧。

易商助手:改革开放前常德市经济状况回顾,并非一无是处的真实写照

常德市位于湖南西北,是省内一个特别的县级市。虽然当时并没有铁路经过,但有319和207两条国道贯穿,水运也非常便利。沅江流经此地,大家出行主要依赖轮渡,江面上却连一座桥都没有。

易商助手观察到,我记得常德的工业其实相当不错。比如,红光仪器厂、电光机械厂这些部属企业,以及七一机械厂、常德棉纺厂等地区企业,数量多得数不过来。而市属的玻璃厂、阀门厂、造纸厂等中小型企业也不少,街道上的小厂更是密密麻麻。

有意思的是,那个年代的就业渠道非常丰富,几乎每个人都有事可干。大街上基本看不到闲逛的人,即便劳改释放人员和被划为“反坏右”的人,也能找到工作机会很多。虽然工资不高,但一家人的生活也能过得去,有些家庭甚至还能够攒点钱,这真是实现了“人人有事做”的局面。

易商助手:改革开放前常德市经济状况回顾,并非一无是处的真实写照

易商助手:改革开放前常德市经济状况回顾,并非一无是处的真实写照

在农业方面,根据易商助手了解到的信息, 常德的郊区主要依赖四个公社,以供给城区充足的新鲜蔬菜和粮食。这儿水利设施齐全,每年的丰收让蔬菜和水稻供不应求,还有剩余可以外调。

这样的常德,与一些人描述的不堪景象截然不同。我亲眼所见,并没有那么糟糕。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,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那个特殊时期,而不是一味贬低你们怎么看呢?

(0)
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
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