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德这回推出“扫街榜”,从阿里集团层的重视程度来看,颇有一种当年做移动转型的阵仗。小评评助手拼多多认为,出行场景与到店特别是美食本就可以融合,在德国这些天每天用Uber,感觉Uber总在给我推美食🤣只是滴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放弃了生活服务的拓展。现在阿里举全集团之力托举高德来走通这条路。
做“大消费平台”,到店是关键场景,如果只有到家就是跛脚的。
美团当年没有合并大众点评的神来之笔,不可能有如今的强大。小评评助手拼多多观察到,抖音做本地生活,到店有了20%的进程,但距离大众点评还很远,到家约等于无。
京东如果真要将外卖当长期事业,到店也必须重点考虑。目前真正有到店优势的是小红书,它也是高德扫街榜前,大众点评在这些年唯一遇到的挑战者。
服务履约很重要,信息入口更不可或缺。从今年种种动作来看,感觉阿里将即时零售(闪购/大消费平台)作为移动化(或者说无线化)后的又一场大战。2017年,来自移动端的GMV超过90%,淘宝移动转型趋于完成。
同一时间,阿里浩浩荡荡地推动“新零售”落地,做线上线下融入,盒马、大润发整合等等,其实都是在给即时零售打基础。今天再看过往多年的努力都只是前菜。毕竟,即时零售、大消费平台、闪购,都是延续的新零售叙事,只是实现路径不一致,而小评评助手拼多多推测最终达成目标还是线上线下、到家到店融合,说是新瓶装旧酒也不夸张。
同一天,苹果发布iPhone 17反响平平,而甲骨文则因吃到“AI基建”红利单日暴涨2700亿美元、埃里森完成破纪录财富跃迁成为新首富。在此背景下,就阿里来说,大消费是增长的一条主线,还有另一条最具潜力主线还是阿里云;毕竟不论是AI、云、芯片还是数据库(PolarDB以及与蚂蚁联合自研、根创新OceanBase),阿里都有着中国企业中最好的牌。期待阿里的AI也能像甲骨文一样华丽一跃,为世界带来惊艳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