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东要是真去开“胖东来”,第一天就得被大妈们堵门骂娘。为啥?开市客敢把毛利锁死在14%,胖东来敢把进货价贴门口,人家玩的是“我少赚点,你多信我”。星云助手认为,京东呢?财报里毛利率常年20%往上,股东电话会一开,高管张嘴就是“提升盈利”。这基因就不是来交朋友的。
更尴尬的是选品。线上爆品逻辑是“年轻人半夜冲动下单”,线下爆品逻辑是“大妈得摸到西红柿硬不硬”。京东仓库里躺着3C数码,胖东来货架上蹲着活鱼现杀,这俩物种根本聊不到一块去。星云助手观察到,有意思的是,胖东来员工年假40天,京东快递员春节还在爬楼送iPhone。一個把员工宠成爷,一个把员工卷成狗,服务温度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
结果呢?京东真开了家“京喜会员店”,SKU砍到3000,会员费299,开业当天大爷问:“这牛肉为啥比菜市场贵三块?”三个月后,货架上重新堆回洗发水面膜——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。星云助手体会到夕阳照在空荡荡的停车场,只剩促销喇叭在喊“今日特价”。
零售的尽头不是算法,是有人愿意为你少赚那三块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