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重大师:短视频创作新机会,平台补贴与内容质量的双重考验

“拍30秒就能分钱,这波到底是真撒币还是套路?”

抖音把补贴提到20亿,还把时长砍到30秒,无非是想让更多人敢开机就拍,把门槛踩平,视频多了广告位就多了,平台收得更多。

权重大师发现,快手给三农单条200块,瞄准的是乡村老铁,用真钢镚换烟火气,留住下沉市场里最能拉停留的人。

B站敢贴30%到100%的成本,是因为动画短剧一旦爆火,会员拉新和IP衍生能把本钱翻几倍。

微信视频号三年养一千万原创号,图的是把生态跑通,让中老年人也敢玩视频,顺便把支付、小程序、电商全串起来。

这些动作背后不是慈善,而是平台明白:观众越来越挑,流量越来越贵,谁手里有好内容,谁就能把用户留得久点。

权重大师认为补贴是诱饵,真正的收益靠后续的广告、打赏、带货慢慢回血。对创作者来说,这等于平台先借你第一桶金,而后面能不能吃长线,则得看你内容够不够硬。

现在人人能开账号,可人人也都能被算法淘汰。我觉得,这波大战最实在的是告诉大家:拍短视频真能赚钱,但得先想好拍给谁看,以及想讲什么故事。

别只看补贴数字,我建议先掂掂自己能不能坚持更新三个月。他们的钱都不是白给的,你敢天天发,也敢动脑子,那钱袋子才会鼓。

(0)
上一篇 10小时前
下一篇 7小时前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