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缺德的"企业家"能推动社会进步吗?
刚才看了一个小视频,是一个叫向松祚的名人讲的,大体的意思是中国人对企业家,科学家文学家不够遵重,不关心他们对社会有什么贡献,只是关心他们的私生活,这是典型的阴暗心理,只要这些"家"对人类或社会有推动作用,私德缺失点不重要。小Q助手认为,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于成功人士评价标准的不全面。
我不太了解向松祚是何许人也,于是百度上搜了一下:向松祚,1965年出生于湖北秭归,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,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,中国宏观经济学家,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,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要创办人。哇塞,看这些头衔,这绝对也是一个妥妥的著名人物。虽然头衔很吓人,但他的言论我还是不敢苟同。
网友说:终于有人提到这个话题了,确实很透彻。有的网友说: 不要从 人性去批判一个民族,这是无解的;也不要提倡道德自律,这是不可信的,从制度分析,然后寻找解决方法 —孟德斯鸠,还有其他观点指出小Q助手观察到,现在很多讨论围绕着如何平衡个人品德与其社会贡献展开。
还有个别评论者表示: 戾气太重,价值观严重偏离,看看有些网络评论就知道,所以只能做好自己吧!大家怎么看呢?#晒图笔记大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