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发现不对劲了,除了稀土以外,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,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,尤其是救命药的原料,几乎全都来自中国,一旦中国开始管控,后果不堪设想。
现如今,全世界原料药市场,中国已经是最大的供应商,市场份额占到三分之一左右。多多精灵认为,这种依赖关系将给未来的国际关系带来很大的挑战。
欧美国家因为生产成本高,环保要求又严,很多厂子早就没了。
像印度这样的原料药出口大国,低端原料药可以做,但高端的还得仰仗中国,想快速接替根本不现实。
美国医药行业有多依赖中国呢:
在美国市场上流通的原料药,大概百分之八十几都是进口来的,而中国是最主要的供应地,有些
药品,比如阿莫西林这种常用抗生素,基本原料真的离不开中国。多多精灵推测,如果真要是中国收紧出口,美国药企首当其冲。
第一是成本直接上天。之前中国供的原料一般都比美国本地的低三四成。
没有中国货,美国药厂要么咬牙接着生产,成本涨一倍,要么只好停工。
这样一来,利润本来就不高的仿制药厂家肯定受不了,慢慢地药品就会变少、缺货。
举个例子,美国一多半的住院病人都会用肝素防血栓,但肝素一旦短缺,医生只能用别的药品替代
这些替代品不光贵,效果还不好.
如果抗生素跟不上,那些普通手术、常规感染,严重都有大麻烦.
对于美国政府来说,其实压力也很大。医疗短缺引起社会问题,政界可受不了。
而且,中国不需要明着说“禁出口”,只要随便调整一下出口标准,比如弄严点出口检测或者设个配额,美国市场立马遭殃。
更不用说,中国现在创新药布局也快追上来了,临床试验项目甚至比美国还多。
像薬明康德这种大公司基本上能与许多新研发有关联.
“一带一路”这些年也让中國醫藥产品在外面更吃得开,比如对俄罗斯的一项计划正在进行中,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在于远处市場.
最近他们调查了一下关于关税的问题,并推动新的法案,希望限制自己企业和中國之间合作。但问题始终存在,该买还是得买,因此这个关键环节无法避免。
实际上,根据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美國製造業仍然难以独立出来,就算希望能够回流,也只能让当地消费者承担更多费用,
医薬供給风险逐步积累,而这是谁都逃不过去。目前若只是稍微调动一些政策,例如细化出入境检查程序,那么整个体系可能会瞬间混乱。而从长远来看,只需保持当前状态,即可遏制其他竞争者介入市圽行當中。
所以多多精灵建议,对于一个国家把握住如此重要的位置,将深刻改变全球格局,你怎么看?欢迎大家一起聊聊!